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2022年7月13日至7月19日,学院暑期“三下乡”乡村振兴促进团前往云南大理、个旧以及石林三地乡村开展“云滇青年心向党,助力乡村振兴行”主题系列活动。从乡村振兴五个角度出发,走访调研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云南特色乡村产业,乡村基础设施以及美化乡村环境等多个方面,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对当地经济,文化和环境等以及促进民族团结民族繁荣的重要意义,并对当地乡村建设提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思考与建议,为乡村振兴发展灌注青年的青春力量。
创新技术助三农 先锋模范为农民
7月13日上午促进团前往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下庄镇老张营村进行走访调研,详细了解当地通过技术创新发展因地制宜的特色农业“烟叶+秋豌豆”套种模式,当地老百姓日子越来越红火,钱袋子日益鼓起来。促进团了解到“烟叶+秋豌豆”套种模式实现了一年两季的收成。农户烟叶采收、烘烤、交售结束,又开始了秋豌豆的采摘与销售,收入来源一笔接着一笔,农户也笑逐颜开,忙得不亦乐乎。吴培昌与同事们持续创新,发现一年三季“烟叶+秋豌豆+油麦菜”套种模式仍然成功,在原来老百姓收入翻两番变成翻三番,通过技术创新使得老百姓收入越来越好。
图一:促进团成员采访农技员吴培昌
青春情系田垄间 青年实践学农事
7月13日下午促进团在村支书付洪浩、农技员吴培昌带领下前往下庄镇示范烟草基地以及蔬果种植田。村支书和吴培昌与促进团在走访田地、交流心得,以朴素的话语对促进团成员给予建议。希望青年大学生们多多深入乡村与农业保持联系,多多学习了解“三农”,要不断探索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接着促进团在农民帮助下体验农活,促进团成员跟着农户动起手来。促进团通过实际操作,对蔬果采摘,烟叶封顶打叉的农业技能有所收获。促进团成员表示:现在下了农田,觉得自己一心只读圣贤书,因为听见许多农话就是陌生词,但是结合实际操练后发现原来如此!
图二:促进团成员与农民下地体验农活
文明建设在路上 感石林彝乡情
文明建设没有终点,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7月14日,促进团前往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进行调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更大的力度、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团此次调研主要以道路绿化、道路环保、脱落墙体修复粉刷为主,争当志愿者,倡导当地人民学习科普知识,树立起不断擦亮“全国文明市”这个金字招牌,并积极参与对乡镇的环境卫生工作。协助清洁工人对道路卫生进行清洁,捡垃圾等。
图三: 促进团成员协助环卫工人清扫道路垃圾
修路治河绿两岸 水清岸绿风景美
7月15日促进团前往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下庄镇鱼进所中河两岸进行走访调研。党和国家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与帮扶和各级各方面的资金支持,改变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土路。公路通,百业兴。一条条农村公路和乡间小路的不断延伸,畅通了村镇“最后一公里”,更温暖了民心,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力助推器。鱼进所奚家自然村坚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针对中河进行治理保护。尊重自然规律,以自然调节为主、人为干预为辅极大地改善了中河的储蓄水能力,将中河变为生态河。两岸植树种花,不仅仅美化道路打造美丽乡村,而且与涵养水源,改善乡村生活环境。
图四:促进团拍摄的鱼进所道路两旁绿柳成荫
乡风和谐民风淳 青年走在村落间
7月16日促进团走访奚家自然村,调研当地乡风文明。奚家自然村在沿袭传统的基础上加以现代化的创新,采用古法黄泥砌墙,融入现代化加固材料,让奚家自然村的房屋在保持坚固牢靠的同时又不失去其古朴之气。墙上依次挂有二十四节气歌,一个节气一插图一个农耕故事于无声中娓娓道来。村落间有着“树立良好家风,促进家庭和睦”的宣传标语,这是奚家自然村代代相传的家风文明。
图五:鱼进所老村支书(已退休)向促进团讲解二十四节气
产业旅游新出路,青年学子担重任
7月17日,促进团来到个旧聚力打造的云南首家具有奶业文化内涵的特色主题旅游小镇—“牛奶小镇”。随着疫情形势有所缓解,各地旅游逐步复苏,云南客流量激增,“牛奶小镇”游客服务工作的难度增大。
促进团在“牛奶小镇”景区,引导游客、维护游客秩序、协助疫情防控工作进行防疫宣讲等志愿服务,根据提前了解的乍甸乳业及景区相关背景知识,耐心为游客们解答疑惑,并向游客科普良种奶牛改良养殖知识,带领游客了解乳制品研发、加工等一系列生产过程。,负责帮助旅游规划的促进团团成员提出建议: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充分挖掘近郊游、乡村游、亲子游等市场潜力。
图六:调研团与牛奶小镇工作人员交流
美丽生态新名片,时代青年学治理
7月18日促进团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大理足迹,来到大理古生村。学习、采访、了解洱海生态廊道工程,助力当地湖水治理保护。“洱海水质越来越好了,海菜花也开了很多。”志愿者在采访洱海水草打捞队时得到了这样的回答。由于对水质要求极高,海菜花又被称为“水质风向标”。水清花盛,水污花败。海菜花开是洱海保护治理成效的最好展示。同时,促进团志愿者以“同顶一片蓝天,共护一方净水”为主题进行了洱海保护治理的宣讲,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
图七:促进团志愿者与洱海水草打捞队合影
蓝天净水需守护,志愿服务促发展
7月18日促进团担任磻溪洱海生态廊道志愿者。随着疫情形势有所缓解,云南省旅游业强力复苏,大理州接待游客人次激增,不少游客来到洱海边观光游览,“环洱海生态廊道”游客服务工作及环卫工作难度增大。促进团的志愿者在洱海生态廊道古生村路段,引导游客、维护游客秩序,劝导游客进入廊道不越界踩踏湿地,不随手乱扔垃圾,不采摘廊道种植花草,不进入禁止区域进行危险拍摄等。
图八:志愿者在宣讲结束后与村民和游客合影
感受扎染色彩,保护非遗文化
7月19日促进团走进周城村璞真扎染博物馆,学习了解白族扎染历史,动手体验扎染过程,切身感受非遗魅力。 大理白族扎染非遗文化的宝贵价值已经被广泛认可,随着乡村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获得了一个广阔的展示舞台。合理开发少数民族“非遗”资源成为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选择,青年在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用担重任。
图九:促进团志愿者采访扎染手艺人白族阿嬷
此次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江西师范大学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XingKong Sports暑期“三下乡”乡村振兴促进团深入云南三地乡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寄语,促进团成员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以青春的双眼发现乡村兴乡村美,以青年的青春热情和生动活力助力乡村,创造乡村的未来!